栏目导航

《人生的智慧》人的快乐幸福感来源于哪些方面

  快乐来源于我们意欲的满足感,而快乐的不断重复构成了幸福。获得很多快乐相对会简单些,获得幸福会很难,因为我们的意欲有很多,意欲有的容易满足,有的难满足,容易满足的就能轻易带来快乐,比如美餐一顿、看个小品、睡个好觉,这些都能给我们大家带来短暂的快乐,但这样的快乐无法多次重复从而构成幸福,任何好吃的,吃多了总会腻,觉睡多了会失眠,反而带来焦虑,好笑的小品本身不多,再者不论多好笑的小品看过十来次也就笑不起来。

  幸福难获得就难在快乐很难持续,那么怎么样才可以让快乐持续,或者说什么样的快乐才是持续的?其中有没什么规律可循?快乐来源于意欲的满足,那么什么样的意欲满足会带来持续的快乐?要了解这一点,我们第一步就得把意欲种类划分出来,我们就根据人的主体和客体把意欲划分为主体意欲和客体意欲。

  我们先来看看客体意欲,客体的意欲指的是我们内在自身主体外的意欲,比如财富地位妻儿娱乐等身外之物,这类意欲都只能带给我们短暂的快乐,也能说是短暂的幸福,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了的,任何财富地位都没有尽头,任何声色犬马的娱乐都会厌倦,当我们为获得财富地位沾沾自喜喝完庆功酒后,烦恼也会随之而来,因为为了保住所获得的财富和地位我们不得已继续劳心劳力,如果想要获得更多,我们也就会付出更多,这时我们得到的快乐也就随之消失。娱乐型的意欲就更不用说了,带来的快乐消失得比肥皂泡还快,我们还未从推杯换盏中醒来就早已又被寂寞笼罩。所以从客体意欲寻找幸福,似乎不是个明智的做法,但我们多数人确实就是这样做的,这就是我们见到幸福的人、幸福的家庭少之又少的原因。

  我们在看看主体意欲,主体意欲也是通过满足人自身感知能力带来的快乐,也就是精神思想方面的快乐,像对艺术类的音乐绘画,科技类的研究或者是宗教哲学文学类的思考带来的快乐。如果按叔本华的观念,幸福就是远离痛苦和无聊,那么这类人肯定是幸福的,他们有的也许会有痛苦,但绝不会无聊。我们现实中来看这类人中确实多数人都是比较幸福的,他们满足于自己的小天地,沉迷于自己的思想中,用他们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过完一生,不受客体的影响,所以这类人中多数人都是满足幸福的。但这类人只占了现实中的很少一部分,因为这类人自带有超长的感知能力,这是普通人所不具备的,所以普通人似乎注定无幸福可言,这就是叔本华悲观主义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