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入库参阅事例选介:李某华贪婪案

  2003年至2013年,被告人李某华使用其担任国家某部归纳作业局运营处处长、某建造与办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上的便当,借担任国家水利风景区评定、办理作业及有关规划、财政项目之机,先后14次建立对外托付课题,以相应规划内容预设课题研讨方向,并安排其部属作业人员及相关专家完结规划内容。后在相应规划内容基础上稍加改动即作为课题效果提交,并使用其课题担任人的职务便当,主导课题经过检验。由此,私营企业北京某规划技能中心虽然未实践参加课题研讨,却收取了相应课题费用。

  经查,北京某规划技能中心的注册股东为被告人李某华的老友和同学,李某华的妻子担任出纳,实践上由李某华自己实践操控并运营。李某华直接参加北京某规划技能中心的建立、运营、刊出全进程,经过把控运营、财政、人事等决议方案权操控公司。该公司存续期间的22个项目均来历于李某华自己决议方案、引荐或授意部属引荐,且悉数为水利规划项目。公司资金用处由李某华及其妻子决议,除用于公司运营外,还直接用于李某华购房等家庭开销。经过上述手法,李某华不合法占有某部归纳作业局和他的部属单位、企业资金合计人民币1007万元。

  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1年7月30日作出(2021)冀10刑初10号刑事判决:被告人李某华犯贪婪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分金人民币一百万元。宣判后,被告人李某华不服,提出上诉。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4月8日作出(2021)冀刑终295号刑事裁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院收效裁判以为:被告人李某华作为国家作业人员,使用职务上的便当,以骗得等手法不合法占有公共资产,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贪婪罪。李某华担任国家某部归纳作业局运营处处长、某建造与办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期间,担任并决议国家水利风景区评定、办理及规划等相关作业。李某华使用职务上的便当,由北京某规划技能中心接受相应规划课题,并在该公司未实践参加课题的状况下收取课题费用。而且,李某华系北京某规划技能中心的实践操控人,该公司的运营事务、资金走向、人事安排均由李某华决议,其以此手法不合法占有案涉资金。经考虑被告人李某华的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损害程度,一、二审法院依法作出如上裁判。

  1.国家作业人员使用职务上的便当,经过其操控的“影子公司”签定虚伪合平等手法不合法占有公共资产,契合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榜首款规矩的,以贪婪罪科罪处分。

  2.关于国家作业人员是否为企业的实践操控人,应当归纳企业严重事项的决议方案程序、利润分配流向,以及首要担任人与国家作业人员的联系、主营事务与国家作业人员职权的联系等要素进行判别。

  一审: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冀10刑初10号刑事判决(2021年7月30日)

  二审: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21)冀刑终295号刑事裁决(2022年4月8日)

  ——《李某华贪婪案(入库编号:2024-03-1-402-004)》解读

  党的二十大陈述对坚决打赢反糜烂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作出重要布置,着重“惩治新式糜烂和隐性糜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经过的《中心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决议》要求“丰厚防治新式糜烂和隐性糜烂的有用方法”。近年来,新式糜烂和隐性糜烂手法不断变异晋级,成为当时反糜烂斗争面对的新状况、新应战。其间,公职人员经过其实践操控的“影子公司”施行职务违法便是新式糜烂之一。“影子公司”糜烂的本质是公共权利的商场化,公职人员躲藏其身份,在合法外衣之下,使用职务便当在运营进程中获取私利或许运送利益。对此,人民法院事例库入库参阅事例《李某华贪婪案(入库编号:2024-03-1-402-004)》的裁判要旨之一提出:“国家作业人员使用职务上的便当,经过其操控的‘影子公司’签定虚伪合平等手法不合法占有公共资产,契合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矩的,以贪婪罪科罪处分。”这就对经过“影子公司”不合法占有公共资产行为的定性规矩作了清晰,为相似案子裁判供给了指引。现就有关问题解读如下:

  在所涉景象下,行为人往往以荫蔽的方法,使用其职务上的便当,以特定联系人的名义建立“影子公司”,借此把权利变异为谋私的东西,将“权利变现”等躲藏在合法买卖的“外衣”之下。在此类案子的审理进程中,审判人需求运用穿透式思想,透过表面现象检查行为的意图与本质,要点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掌握:

  榜首,行为人使用职务上的便当为“影子公司”运送利益。与以往行为人直接使用自己主管、担任、承办公事的职权或经过有从属、限制联系部属的职权,“光秃秃”直接获取利益不同,在经过“影子公司”不合法占有公共资产的案子中,行为人使用职务上的便当出现直接化的特色。行权的直接化在形式上弱化了行为人职务与投机事项的相相关系。公权利隐身操作,是“影子公司”的重要特征。“影子公司”大多并不具有独立运作、自我发展的才能,往往因特定联系遭到事务上的“特殊照顾”和“定向推送”才得以生计。为此,行为人往往作为实践操控人在暗地私自操作运作,或许在各种场合“露脸站台”、吸引事务。

  第二,行为人使用“影子公司”签定虚伪合同掩盖不合法意图。企业的运营活动天然离不开合同,与正常企业出于实在买卖意图签定合同不同,“影子公司”签定的合同往往是行为人为掩盖不合法占有公共资产意图而打造的“合法外衣”。该类合同的当事人身份、签定布景、约好内容及实行状况一般差异于正常合同。例如,为便于掌控合同签定进程及后期利益运送进程,行为人一般挑选受其办理、限制的主体或其实践操控的其他“影子公司”作为合同相对方;为完结将公权利变现、获取不合法利益的意图,合同缔结之前,行为人往往为“影子公司”预设获利形式,并施行相关预备和衬托行为,为“影子公司”量身打造买卖时机;所涉合同往往不是根据合理的商场需求签定,且各方当事人之间短少洽谈进程;合同条款有时会违背正常买卖规则和买卖习气,特别是关于合同价款的约好,或许与正常商场行情报价存在很显着误差;且“影子公司”往往接纳金钱但未供给服务或未供给本质服务等给付的对价。

  第三,行为人经过“影子公司”不合法占有公共资产。无论是建立“影子公司”,仍是充任“影子股东”,行为人的终究意图均是经过“影子公司”获取不合法利益,以此来完结权利变现。经过“影子公司”获取不合法利益或许触及滥用职权、贪婪、纳贿等违法。在相关案子审理进程中,要牢牢捉住资产金额来历与流向这个核心问题,据此对所涉行为的性质作出精确确定。行为人使用职务上的便当从事盈利活动,收益来历于公共财产,并由其不合法占有,或由其指定的收益人不合法占有,契合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榜首款规矩的,以贪婪罪科罪处分。

  本案便是一同国家作业人员使用职务上的便当,经过操作“影子公司”签定虚伪合同不合法占有公共资产的案子。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榜首款规矩:“国家作业人员使用职务上的便当,并吞、盗取、骗得或许以其他手法不合法占有公共资产的,是贪婪罪。”本案中,被告人李某华作为国家作业人员,使用职务上的便当,经过其实践操控的公司接受规划的课题等手法不合法占有公共资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贪婪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其一,被告人李某华使用其职务上的便当协助公司“运营”。李某华在托付课题前现已做好违法方案,即预设归纳作业局→当地水利单位→北京某规划技能中心的资金走向,为北京某规划技能中心不合法占有课题经费进行衬托。为完结其违法意图,李某华使用职务便当将课题托付给相应的当地水利单位,在项目规划已编制完结的状况下,和谐当地水利单位将相关课题托付给北京某规划技能中心。由此可见,李某华使用职务便当的行为在违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二,案涉课题托付研讨等并非实在买卖。北京某规划技能中心在被告人李某华的实践操控下与当地水利单位签定规划合同,表面上约好由当地水利单位托付北京某规划技能中心编制规划,实践意图系骗得课题经费。当地水利单位受李某华办理、限制,签定的相关合同既无实在供需布景,亦无正常洽谈进程,部分合同价款显着高于商场行情报价。而且,合同中约好应当由北京某规划技能中心实行的规划编制责任均由其他主体完结,北京某规划技能中心未实践实行合同责任,仅将相应编制规划简略调整后即提交课题效果,但却收取相对方付出的课题研讨费用。根据此,两边关于课题的买卖并非正常商场行为,北京某规划技能中心收取的费用显着高于其供给服务的应得费用,本质是套取相应课题经费。

  其三,被告人李某华将公共资产转化为课题经费予以不合法占有。所涉公共资产的流向,便是否被相关国家作业人员不合法占有是确定所涉行为建立贪婪罪仍是其他违法的要害。李某华作为国家作业人员,经过系列操作终究将案涉课题经费不合法占有。在案涉公司的运营、财政、人事等严重事项决议方案方面,李某华直接参加决议方案。在主营事务方面,李某华担任国家水利风景区的评定、办理作业及多项规划项意图安排、施行,而该公司的主营事务正是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且存续期直接受的22个项目悉数为水利风景区规划项目,大都与李某华有相关。可见,李某华系案涉公司的实践操控人,且将大部分骗得的课题经费直接用于其家庭开支,契合贪婪罪关于“不合法占有公共资产”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