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守护生态、打击电诈、规范司法拍卖……数字检察让监督更高效

  “我们利用大数据模型,排查出辖区涉‘空壳公司’28家,并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送线索,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加强监管,让‘空壳公司’无所遁形……”

  近日,玉林市检察院发布“空壳公司”专项治理行动情况。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不法分子以虚假信息成立“空壳公司”,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等犯罪活动的工具。该院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打通与行政机关的信息壁垒,形成工作合力,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数据是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发展的“利器”。我区检察机关聚焦社会安全、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等,培育和应用数字检察监督模型,推动办案方式由被动向主动、由个案向类案、由办理向治理转变,助推新时代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随着深度游、自驾游等沉浸式旅游业态的兴起,桂林市阳朔县民宿、酒店等旅游产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当地民宿、酒店已有上千家。

  阳朔县检察院对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兴坪镇等酒店聚集区域开展实地摸排时发现,多家民宿、酒店在未办理取水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抽取地下水供游泳池蓄水、客房使用,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破坏周围ECO平衡,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依靠传统的人工摸排,想要全面精准核查辖区内民宿、酒店违法取用地下水的情况,难度很大。”办案检察官黎晓晴介绍,“为了把‘小案’精办,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大数据分析。”

  检察官从高耗水酒店行业监督管理数据入手,归纳出民宿、酒店违规取用地下水的类案特征,研发出“地下水资源费征缴类案监督模型”大数据平台。调取市场监督管理局、水利局、自来水公司等多源数据,依托该监督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发现,32家民宿、酒店涉及嫌疑违反法律取用地下水资源的线索。

  阳朔县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行政主任部门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并同步移送有关线索。在职能部门推动下,阳朔县10余口自备井被依法关停,20家内设游泳池的民宿、酒店依法办理了取水许可证并安装计量设备,征缴水资源费10万余元。

  2024年,阳朔县检察院会同县水利局建立了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情通报等常态化沟通联系。目前,已有145家配备游泳池的酒店、民宿等高耗水企业单位纳入大数据平台。

  数字检察是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与其他政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相互连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重要手段。检察机关通过大数据,一体推进漓江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公益保护、协同防治和诉源治理,以高质效检察履职督促规范民宿、酒店等高耗水行业治理,维护旅游生产秩序,守护生态环境安全。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关联犯罪严重影响群众财产安全。由于案件信息不通联,往往同一人涉及的多起案件或者上下游案件未能进行关联分析,导致存在遗漏罪犯或者遗漏犯罪事实等情况。

  贺州市八步区检察院在办理叶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时发现,因未关联移送,遗漏了另一起同类案件中丘某收购叶某银行卡的犯罪事实。同时,丘某、罗某等人又将银行卡提供给“卡头”魏某,形成贩卡链条,而魏某本人银行卡未涉案,没有被反诈平台推出线索。

  八步区检察院通过将以上描述的案件关联分析发现,魏某在不同的案件以收卡人、介绍人、供卡人、嫌疑犯等不同身份出现,关联后能够锁定魏某身份并全面追诉其涉及的犯罪事实。

  “如果采取传统办案方式,只能进行个案分析、碎片化打击,对于明显呈现出产业化、细分化、专业化、隐蔽化等特点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往往只能‘究其一点、不及其余’,难以进行全链条打击。”贺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周玲说。

  贺州市检察院联合八步区检察院建立“电信网络诈骗类案法律监督模型”,依托公检法协作平台,获取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和关联案件数据10000多件,通过智能提取技术对1.5万份笔录等内容做自动分析,提取数据要素转化为结构化数据;通过5.9亿余次比对进行跨区域案件信息关联分析,刻画出嫌疑对象的身份情况、犯罪情节和上下游关系链条等。

  数据还可通过公检法协作平台共享,新增案件或人员时,模型会自动进行智能比对分析,筛查是否有新线索,可以对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错综复杂、纵横交织的人员链条、行为链条等进行追踪,对链条上的犯罪事实进行印证确认、遗漏罪犯进行追诉、卡头卡贩进行有力打击。

  目前,该模型已在贺州市推广,公检法联合出台办理“两卡”违法犯罪案件工作指引,形成打击合力。检察、公安在工作中形成犯罪线索移送反馈机制,及时采取立案、抓捕、紧急止付、冻结等措施,联动打击电诈犯罪,同步追溯资金链条,进一步追赃挽损,保障社会安全稳定。

  执行难执行慢,是当事人实现自身权益过程中的一大痛点。网络司法拍卖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具有零佣金、溢价高、受众广、便民化等优势。但网络司法拍卖在信息公开披露、尽职调查、监督制约等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

  南宁市西乡塘区检察院针对网拍房出现的无益拍卖(指对于竞拍者或拍卖者无法带来实际利益的拍卖行为)、公示不全等违法情形,启动民事执行活动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监督,构建网拍房执行违法监督大数据模型,加强网络司法拍卖全过程监督。

  “将办案中发现的执行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提炼总结,选出很典型且适合数字化的情形进行建模,解决检察机关发现线索难的问题。”该院民事行政检察部检察官助理黄婷说。

  南宁市西乡塘区检察院数字检察工作团队对网拍房监督大数据模型进行研讨论证。 通讯员 廖丹华/摄

  该模型数据主要来自于网络拍卖平台和中国法院执行信息公开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等,通过类化数据要素,统筹碰撞比对,筛查归集网拍房违法线索,从民事执行活动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监督、妨碍司法秩序犯罪立案监督、司法工作人员渎职行为查办等方面,监督支持法院依法行使执行权,有效破解执行难、执行乱问题,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

  “我们制作了办案说明,有具体案件、思维导图,各级检察机关都可以借鉴进行办案。”黄婷说。网拍房执行违法监督大数据模型得到迅速推广,目前,全区检察机关通过模型受理案件数量占民事执行活动监督案件受理总数的34.93%,民事执行监督案件受理环比增长106%,共制发个案检察建议50件,类案检察建议9件,检察建议均得到法院采纳整改,网络司法拍卖乱象得到一定效果治理。

  以该模型开发应用为契机,全区检察机关开展“网络司法拍卖房产民事执行监督专项活动”,充分运用该模型拓宽监督线索来源渠道,发现漏洞及不规范现象,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并联合有关部门堵塞漏洞,完善社会治理,推动个案监督向类案监督,再到社会治理的转变。